欢迎访问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资讯>贸易资讯>文章详情

明年财政和货币政策仍有放松空间

发布时间:2022-12-07 浏览:877 字号:

当前,全球面临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冲突和经济复苏乏力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经济,继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近日举行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暨十周年活动”上,与会专家普遍表示,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应更加务实,要进一步放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明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矛盾依然是总需求不足、现实经济增速显著低于潜在增速。因此,最主要的问题是怎么让中国经济增速尽快回归到潜在增速上来。在他看来,明年我国需要进一步放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强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在财政政策方面,张明认为,从总量上看,一是明年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应该重返3%以上,甚至更高一些。二是地方专项债增量发行规模明年应超过5万亿,因为专项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动基建投资最重要的融资来源之一。三是明年国债发行规模也应明显提升,不排除再度发行特别国债的可能性。相比于地方债,发行国债是成本更低,更可持续的融资方式。四是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在明年应该进一步延续。今年下半年中央出台的由国开行和农发行主导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对地方政府帮助非常大,因为该项资金可以作为地方项目投资的资本金,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撬动金融杠杆。

相关专家表示,财政政策放松除了总量进一步放松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提高财政政策的执行效率和有效性。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的融资结构,在专项债资金方面给地方政府授予更大的自主权。当前地方专项债在申请、报批、审核、资金使用等方面都存在严格规定,导致地方政府不能充分利用专项债资金为基建项目融资。另一方面,对地方平台债务也应该实施逆周期审慎监管模式。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应该适当放松对地方隐性债务的管理,经济恢复之后,可以重新加强监管。当前形势下,如果想让地方政府加大基建投资的力度,就需要适当放松对地方隐性债务的管理。

“财政政策发力的同时,货币政策也应该把国内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把国内流动性保持在较充裕水平,帮助财政政策以较低成本融通资金。”张明说,2023年货币政策依然有放松的空间,但希望更多是以降息为主,因为降息能够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贷款成本,有助于激发他们的信贷需求。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明年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增大,稳健向松调整的基调不会改变。一方面,诸如地缘政治因素所带来的全球性输入型通胀在2023年总体上趋于淡化,有助于PPI(生产价格指数)保持在低位运行;另一方面,美国通货膨胀率已经触顶,未来加息的空间已经不大,明年美国的货币政策可能由紧到松,给我国货币政策带来的压力将逐步减轻。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2023年货币政策偏松调节的空间应该会比2022年大。同时,明年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可能会开拓一些新的领域,比如需求端、消费端等。

来源:中国贸易报

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是我区首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致力于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退税、结算、信保、展会、融资等所有外贸交易所需的进出口环节服务,优化传统外贸经营模式,整合分散的外贸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减轻外贸经营压力,降低外贸交易成本,解决外贸融资难题,提供专业的外贸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

联系我们

宁夏银川市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B座16层

0951-5133833(服务时间:9:00-18:00)

starshinco@nxnmt.com

在线咨询官方微信世达新科(宁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