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资讯>贸易资讯>文章详情

推进数字化转型 畅通港口航道物流

发布时间:2022-06-08 浏览:996 字号:

受疫情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行业迎来诸多挑战。眼下要想解决外贸行业普遍面临的供应链不畅、航运物流紧张等问题,有效打通堵点,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当务之急。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基于区块链的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建设指南》,提出了平台建设要求,明确了提货单、海运单、设备交接单等集装箱单证上链的数据格式、交互要求等,推动港航企业加强协调联动,加快平台应用和数据共享,推进基于区块链的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促进航运数字化转型,改善口岸营商环境。

记者获悉,依靠基于区块链的进口集装箱港口电子放货,可以把主要进口电商货物港航单证平均办理时间由2天压缩至4小时以内。目前上海、宁波舟山等8个港口已在这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港航服务是外贸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经济内外循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支撑。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5月以来,全国港口航道畅通高效,运输保障有力,水运生产稳中向好。据统计,5月份全国重点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3亿吨,虽同比下降0.7%,但日均环比增长3.2%;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08万标箱,同比增长4.2%,日均环比增长4.4%;11个国际枢纽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776万标箱,同比增长5.2%,日均环比增长3.9%。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上海港5月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40.96万标箱,虽同比下降10%,但日均环比增长7%,已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长江三峡和西江长洲船闸共通过货物3130.8万吨,同比增长1.2%,日均环比增长8.3%。

“交通运输部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为重点,强化港口航道协调调度和区域联动,努力统筹好港航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 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保重点港口生产平稳增长,保航道运行畅通有序,保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三方面充分发挥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作用。

记者注意到,交通运输部此前已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航道通航建筑物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及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切实做好航道、通航建筑物和水上服务区疫情防控、防汛防台、巡查维护等工作。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目前我国集装箱港船舶平均在港时间、在泊时间分别为1.98天、1.04天,明显优于国外主要集装箱港口平均水平(3.3天、2.4天)。聚焦重要国际班轮公司,中远海运、马士基等13家主要国际班轮公司在我国主要出口远洋航线累计投放192万标箱舱位,环比基本持平;完成集装箱运量184万标箱,环比增长1.9%。

记者采访国际航运物流企业获悉,目前各国的港航服务领域都在加紧向智能化趋势迈进。作为供应链中心环节的港口也正通过新技术和创新管理方式升级服务。

“从引航、海关到码头的装卸、配送与仓储,港口环境在疫情之下面临考验。”一位国际航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提到,虽然航运业务中各参与方是分散的,但港口作为海陆界面和内陆腹地之间的重要联接,相对集中了各个环节。近年来海上运输需求增多,随之也带来了船舶大型化,船舶频系靠和装卸效率被迫需要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港口作业环境也面临亟需优化的境况。

伴随新技术的应用,港口建设逐步从“自动化”迈向“无人化”。尤其是在港口集装箱水平运输作业环节,智能设备不断升级,无人驾驶集卡被更多地应用起来,不仅可以覆盖高昂的人力成本,还能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除了进口集装箱电子放货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电子放货之外,日前交通运输部还印发了《关于开展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提升行动的通知》,重点部署开展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提升行动,积极推动区块链、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冷链物流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冷藏箱港航服务品质。其中提及,到2023年底,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的冷藏集装箱港航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主要海运企业新增物联网冷藏集装箱18万标箱以上;沿海主要港口新增冷藏集装箱插头6000个以上;基于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冷藏集装箱港航单证平均办理时间也将大幅缩减。




来源:中国贸易报

宁世达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是我区首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平台致力于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退税、结算、信保、展会、融资等所有外贸交易所需的进出口环节服务,优化传统外贸经营模式,整合分散的外贸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人减轻外贸经营压力,降低外贸交易成本,解决外贸融资难题,提供专业的外贸行业供应链管理服务。

联系我们

宁夏银川市兴庆数字经济产业园B座16层

0951-5133833(服务时间:9:00-18:00)

starshinco@nxnmt.com

在线咨询官方微信世达新科(宁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